隨著建材科學和技術的發展,基建及房建市場的空前繁榮,建筑工程結構日 趨復雜,超高層建筑、大跨度預應力橋梁、特高強的混凝土基礎工程等如雨后春筍般的涌現,而外加劑在混凝土施工中的使用也越來越普遍。混凝土外加劑已被建筑行業公認為是提高混凝土的強度、改善其性能、節約水泥總用量及節能降耗 的有效措施。而高效減水劑已成為商品混凝土中不可缺少的組分之一,它可以改善新拌混凝土的性能,提高硬化混凝土的物理力學性能與耐久性,同時還可以節約水 泥,改善施工條件,提高施工效率。在具體的生產與施工中,高效減水劑與混凝土各組分材料之間存在著適應性問題,其中對水泥的影響最大。
本試驗采用了本公司的硅酸鹽水泥熟料,減水劑通過改變生料配料方式燒出三種不同成分的熟料樣品。將三種熟料都按6.0%(重量)配入相同的石膏(SO3含量 在38%左右),分別用?準500mm×500mm標準試驗小磨粉磨制成硅酸鹽水泥(Ⅰ型)。表1列出了三種新港硅酸鹽水泥熟料的礦物組成。
普通細度礦渣加入10%,水泥初始流動度達到較高數值,以后隨礦渣摻量增加流動度增長緩慢;1h流動度損失較大。沸石的摻入量10%時為最好,此處F5、F60值均處于最高點,且損失最小;當摻量超過10%后,水泥的流動度F5、F60基本上呈直線下降。 |